隨著高考的落幕,志愿填報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而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專業到底該不該服從以及專業服從的規則是什么一直都是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焦點,那么專業服從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服從自己填報的專業嗎?專業服從好還是不服從好呢?接下來小編就本文為同學們一一解答相關疑問吧!
專業服從是什么意思指自己填報的專業嗎
“專業服從”,又稱為“專業調劑”,是指在高考志愿填報時,考生同意在未被所報專業錄取的情況下,由高校根據其分數和專業需求,將其調配至其他未滿額的專業。
如果考生的成績未能達到所報專業的要求,但高于該校的最低投檔線,學校將有權將其調配至其他尚有招生名額的專業,也就是專業服從的最終結果,不過可能會被調劑到考生沒有選擇的專業,但是基本會在考生所報考的專業組的專業進行調節,如考生選擇的專業組01首選科目為物理,再選不限,則意味著調劑的專業很大概率都和考生選擇類似相近。
并非說是考生自己填報的專業中調劑,不過大部分的高校會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專業志愿順序,嘗試將考生錄取到他們所填報的專業中,而若考生沒有選擇專業服從的話并且未能進入自己填報的任何專業,則有可能面臨不被該校錄取的結果。
填報志愿的時候專業到底服從還是不服從已經成為了歷屆高考考生和家長最頭疼的話題,因為不管是服從還是不服從都是有利弊。
相信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我們的老師都會推薦同學們選擇專業服從調劑,因為專業服從調劑是能夠大大提高高校的錄取概率,需要明白的是,大學投檔線指的是大學所有專業最低分數線,而并非所有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均和投檔線持平,一般一些大學的熱門專業,王牌專業其錄取分數線會高于冷門專業或者競爭不激烈的專業的分值很多,而專業錄取分數線若高于投檔線的話如果考生沒有服從專業調劑,則意味著考生會被直接退檔;而服從的話則意味著被目標院校錄取,但是分值沒有達到所填報的專業則就會被調劑到其他專業。
當然肯定會有考生表示若被分配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該怎么辦呢?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向也改變了自己的職業規劃,這一點其實同學們不用過度操心,一般來說很多的高校在入學后的一年內申請轉專業,即使考生被調配至非首選專業,也可以在適應一段時間后,通過轉專業程序進入更心儀的專業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畢竟能夠被大學錄取才是高考的最終目標。
一般情況下是不太建議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除非說考生的分數線高于高校投檔線很多,這樣一來基本被退檔的幾率就會很小,而若分值不高,不服從的話,則有很大幾率被退檔,最終導致沒有大學可讀,即便是有征集志愿的再次填報,但是所選擇的空間大大減小,或者是下一批次的志愿填報。
因此到底該不該服從需要考生從自身條件出發,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比較在乎大學的肯定是優先專業服從,而更加在乎專業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不服從調劑才是最佳選擇。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警校畢業生可以通過公安聯考進入公安系統這一優勢使得警校在人們眼中是“香餑餑”的存在。不少人想報考警校
在新高考“3+1+2”選科模式下,歷政地組合和歷政生組合備受邏輯思維偏弱的考生青睞。歷政地組合是純文組合
考生和家長在瀏覽高考志愿指南時,能看到一些院校的招生計劃中出現這樣一個詞——高本貫通。高本貫通是什么
物化地組合是選考科目選擇了物理、化學和地理。有些考生選擇了物化地組合,想來了解物化地可以報考什么專業
我們在了解高考資訊時常能看到一個名詞,那就是“招生代碼”,招生代碼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當我們
高考選科組合多種多樣,物化生、物化地、物化生……等等,歷政生便是其中一種。歷政生組合可以報什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