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于全國參加考試的學生們來說,幾乎是直接成為所有考生們決定和影響未來的重要考核之一,F如今全國多省高考已經正式進入新高考模式,其高考成績基本都是按照賦分制進行,所以說高考查分是賦分后的成績嗎?其究竟是不是考的越差賦分越高呢?
高考查分是賦分后的成績嗎
通常情況下,高考查分的時候,可查詢到的成績確實是經過賦分處理后的。也就是說,高考成績就是將考生的原始分數轉換為標準化或等級化的分數之后的結果。畢竟在賦分過程中,考生在高考中的原始分數,這是根據他們在試卷上的答題情況得出的。
只有原始分數經過一系列處理后,轉換為標準化或等級化的分數。這一過程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不同地區、不同科目的成績具有可比性。所以。賦分后的分數,也就是最終公布給考生的成績。一般情況下,再選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
所以說,賦分轉換則是按照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對應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因此,當考生查詢高考成績時,他們看到的是經過上述賦分過程后的標準化或等級化分數。
考的越差賦分越高
針對于“考得越差賦分越高”的說法并不正確。畢竟高考賦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成績的公平性和可比性,而賦分也是根據考生在考試中的表現,以及所有考生的整體表現來決定的。通常情況下,考生表現越好,原始分數越高,經過賦分處理后得到的分數也越高。
畢竟賦分的基本原則就是公平公正、透明公開、區分度等等,如果按照賦分的流程來說,首先就是根據考試情況和歷史數據,確定每個科目的賦分區間。之后再根據考生的原始分數分布,計算出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位數。最后就是按照百分位數將考生劃分為不同等級,進行等級轉換為具體的分數或者等級分數。
比如說,某位考生的原始分數排在所有考生中的第85百分位,那么其將被歸入A等級,對應的賦分為90-94分。這也就說明,該學生的表現位于所有考生中的前15%,屬于表現優異的群體。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例如當原始分數分布極不均勻時,可能會出現個別極端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考得越差賦分越高”。
多數情況下,考試表現好意味著原始分數高,通常會獲得更高的賦分。如果考試表現較差意味著原始分數低,經過賦分處理后得到的分數也會較低。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為準!
2025年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聽說考試評卷工作已經結束。聽說考試的分數也計入高考總分,因此很多人關心考試成
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選擇院校是非常糾結,應該選擇排名靠前的大學,還是選擇排名靠前的專業,兩者哪個更重要?
高考成績公布后,各種分數線讓人眼花繚亂,如投檔線、錄取線、本科線等等。大多數人都只了解本科線、批次線
又到一年高考季,網上全是關于志愿填報的討論,大家都在發愁志愿怎么填,而其中最基本的問題卻沒多少人講:
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高考成績達到本科線的考生則意味著能夠報考本科大學,但是剛過本科線的考生在報考大學
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一些和本科線差幾分的考生更是非常的苦惱,而雙高計劃作為?